尽管敌方又增派了一个军团增援,但其后勤补给显然无法与承运军相媲美。
长泽一郎目睹了数小时的炮火轰炸,深知对手的补给远超过扶桑的能力。
承运军依赖强大的弹药支持和炮火压制,这种简单而粗暴的战术异常有效,使敌人陷入了窘境。
“好吧,要击败我们,就得用更猛烈的火力来压制,否则就准备接受失败吧!”目前看来,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通过这种方式压制住承运军。
不是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能像王升那样,通过战争自给自足,持续不断地供应军队所需的资源。
在扶桑军的午夜突袭中,第十三军和新二十五军并未受到实质性损失。
虽然装甲部队暂时失去了优势,但不应忽视,承运军的实力远不止于此。
随着几个小时的激战,夜色逐渐褪去,天空开始泛白。
原本气势汹汹的扶桑军团逐渐显露疲态,而持续不断的炮击使承运军团的士气依然高昂。
黎明之际,张瑞庭下达了反击命令,扶桑军的处境因此变得更加困难。
随着黎明的到来,成千上万的承运士兵从阵地冲出,高声喊着战斗口号,向敌军展开了猛烈的反攻。
先锋部队的子弹率先扫荡敌营,迅速夺去众多士兵的生命。
坦克部队重新获得了优势,并在轰鸣声中开入战场,仿佛一个缓缓收紧的围网,将残余的敌军逐渐包围。
战场上弥漫着浓烈的硝烟,长泽一郎却目睹了两个军团的追击,使得敌军溃败向海岸城撤退。
这一幕与他内心预设的承运军溃逃的景象截然相反。
这一刻,他内心震动,仿佛失去了所有支撑,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倒退,身旁的几名军官急忙上前扶住。
“我们败了……”他轻声地自言自语。
两个陆军军团投入了几乎所有兵力,在这场从深夜持续到黎明的战斗中进行了一次绝望的反击。
如果反击成功,他们就能继续抵御冬季的侵袭,甚至有可能夺回失地。
然而反击失败,如今只能面对无力防守海岸城的局面。
“将军,海军的输送船已经在港口准备好,我们还有时间撤退。”
一名军官劝说长泽一郎。
“不。”
长泽一郎坚决地回绝了,他注视着承运军队如潮水般推进的景象,“能撤的都撤吧,我会留下,与阵亡的战士们一起。”
长泽一郎已经因连续的失败而失去了面对天皇的勇气,他认为只有战死沙场才能平息自已的灵魂。
城中剩余的部队在承运的猛烈攻击下无力回天,脆弱得就像一张薄纸。
长泽一郎坚决不撤退,其他军官也不敢单独行动。
城外的部队在持续数小时的激战后已损失殆尽。
随着黎明的到来,他们的最后一点优势也逐渐消失。
如此下去,海岸城的防线被突破只是时间问题。